
“老土罐”的新生
康玉萍介绍道,“老土罐”的所有人张建才是弥渡本地人,1998年在昆明创办了五华区弥渡滇王腌菜厂。经过几年的发展,于2008年响应弥渡县政府的号召,回到家乡弥渡创办了“老土罐”,走上创业致富道路。
创业期的投入离不开资金支持,规模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资金。“当初谁能想到,我们加工腌菜的能做到今天这么大?除了农信社,刚开始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肯贷款给我们。”康玉萍告诉记者,正是在农信社的贷款支持下,“老土罐”在弥渡的初期建设才得以顺利进行。如今随着规模的扩大,收购蔬菜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还是农信社的资金在支持着我们,我们现在在农信社的贷款已经达到3500万元了。”她说。
据了解,“老土罐”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把农户种植原料基地作为第一生产车间,实行订单生产,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按照最低保护价格收购农产品,把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解决了农民种难、卖难问题。通过技术员现场指导、发放种植资料等方式,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并派出公司采供部专业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从育苗整地、栽种、田间管理到收购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我们支持‘老土罐’,作为龙头企业,他们发展壮大了,通过源源不断地收购本地蔬菜,就能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共同发展,这也就是在支持全县的农业生产。”在弥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赵鹏翱看来,农信社对“老土罐”的长期支持理所应当。而在该社的支持下,弥渡县也涌现出了一批像“老土罐”这样的优秀农业龙头企业。
记者了解到,弥渡县农信社截至2014年年末涉农贷款余额为16.9亿元,占比达83.78%,比年初增加了3.7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84亿元,占比达9.28%。“弥渡县农信社在经营上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赵鹏翱告诉记者。
- 上篇文章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分行营业部强化同业合作
- 下篇文章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丽江市分行2014年工作成效斐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