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信息化“云南模式”:十年磨一剑,信息惠农家
就业信息平台。“三农通”发布何处招工、工资水平、上岗条件等信息,成为劳务输出的重要桥梁。县级联络站普遍反映,招工信息受到农户欢迎,对促进就业很管用。如“三农通”曾发布浙江宁波一工业园区招聘2000名工人的信息,红河州元阳县政府主动对接,组织了1600多人前往就业。
十年来,“三农通”累计发布涉农实用信息53万余条次,解答农民群众各类问题8万余条次,出版“三农通”丛书11册。2012年1月,国家版权局为“云南三农通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发放了著作权登记证书。2013年12月,云南省被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三农通”是云南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之一。
打通“最后一公里”,引领农村信息化
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指出,“三农通”信息服务模式搭建了党委政府与农民之间及时、高效、便捷的沟通桥梁,为促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和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好模式、好路子。
“三农通”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开创了农村信息化的“云南模式”,20多个省区市前来考察取经。目前,江苏、山东、湖北、四川、青海、广西等省份按照这一模式进行了推广。有关人士指出,“三农通”提供了几点经验和启示:
一是打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广泛覆盖和有效传播。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互联网分公司总经理李慧认为,“三农通”以普及广泛、使用便捷的手机为终端,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打破了其他传播媒介的被动服务模式,保证涉农信息及时、准确、主动传递到农民手中。
[来源:半月谈] [作者:李自良 伍晓阳 吉哲鹏] [编辑:昆明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