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信息化“云南模式”:十年磨一剑,信息惠农家
二是注重内容的贴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提供定制化的一对一服务。新华社云南分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邓泉介绍,“三农通”对信息采集发布实行统一标准和分级管理,对联络站和采集点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保证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三是创新业务模式,低投入获得高效益,实现了多方共赢。政府不花一分钱,而是通过政策支持,由市场主体为农户提供公共产品;农户不花一分钱,获得了实用的信息服务;运营商提供了经费支持,同时拓展了用户,赢得了口碑。各界人士认为,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是“三农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是企业自身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同频共振。马奎、李慧等人认为,“三农通”的宗旨和实际成效与云南移动的使命和价值追求高度契合。十年来,云南移动大力开展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分享信息化的成果,“三农通”就是典型代表。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三农通”在新形势下面临不少新挑战。在传统短信和电话语音等业务的基础上,“三农通”开通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的平台,拓展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致力于打造“三农通”升级版,为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再立新功。
[来源:半月谈] [作者:李自良 伍晓阳 吉哲鹏] [编辑:昆明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