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滇池治理20年 生态清淤 “体内治疗”净化水体
16年前,昆明市委、市政府首次在滇池草海和外海底泥淤积严重的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底泥疏浚,削减内源污染负荷。
在开展滇池淤泥疏浚过程中,昆明在全国3次首开先河;滇池水质状态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水体透明度指数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平均值均明显下降。
如今,滇池生态清淤工程已经成为一项推进滇池治理的常态化工作,并积累了不少治理污染湖泊的先进经验。
一期工程
环保疏浚 滇池开全国湖泊疏浚先河
随着日积月累,滇池内的淤泥以每年两厘米的速度在上涨,经测算,滇池中的污泥达8000万至1.2亿立方米左右。
滇池污染严重影响市民生活,滇池治理成为关系昆明发展的头等大事之一。199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滇池草海污染淤泥疏挖及处置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位于内草海及外草海西北部,疏浚面积2.828平方公里,疏浚工程量432.26万立方米,投资25000万元。工程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底泥疏挖,泥浆通过管道输送至明波、运粮河东、西、柳苑、东风坝北5个堆场。在堆场吹填完毕后,经过一段时间风干后,选用水陆两用车载人用手摇播种机撒播草籽,进行堆场植草作业。
工程还采用了环保疏挖技术。湖泊淤泥由上到下通常由污染层、过渡层和正常湖泊沉积物层共3层组成。为尽量保护湖底过渡层和正常层,不破坏水底植物生长的环境,滇池淤泥疏浚中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环保疏挖法,从荷兰引进4艘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利用全球卫星定位仪,准确定位疏挖的深度和面积,疏浚的超挖深度不会超过污染层下15厘米。
为巩固一期疏浚工程实施效果,昆明市委、市政府又于2001年1月5日组织实施滇池草海污染淤泥继续疏浚工程,并于次年1月25日顺利完工。先后疏浚污染淤泥共计642万立方米。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毛韵心]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昆明电视台《消费经纬》栏目开播消费者投诉渠道又增一个
- 下篇文章 /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掌上博物馆”即将上线 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