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昆明各级开发(度假)区“正发力”
产业扶贫是脱贫必由之路,也是治贫的精准方式。
昆明各级开发(度假)区作为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的“聚焦高地”,当下正以“输血”+“造血”的双轮驱动模式,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提速贫困地区实现产业富民之路。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贫困地区有产业,穷根必将变富强。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共规划有各类园区有20个,其中有高新区、经开区、滇池旅游度假区、石林台创园、杨林开发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6个国家级开发区,集群发展趋势明显,基本形成了以烟草及配套、装备制造、冶金、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建材、食品、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产品结构不断升级,累计创建中国名牌产品8个、中国驰名商标34个、云南省名牌产品287个、云南省著名商标477个;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6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如此产业聚集效应,显然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过,产业扶贫不完全等同于产业发展,它是以产业为基础,以扶贫为目的。因此,我们看到,昆明各级园区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将“扶贫攻坚”升级成为“脱贫攻坚”,特别是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积极发挥扶贫攻坚拔寨的“引领”作用,改革帮扶方式。比如,从2011年起,昆明高新区积极加强与东川区乌龙镇的扶贫活动,既通过下拨扶贫资金的“输血”方式,改善当地水、电、路、讯、房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也注重“造血”功能的建设,助力当地发展经济果木林,从云南省外引入金太阳杏种植。目前,该杏果也陆续进入挂果期,预计在明后年进入盛产期。届时,每亩产量预计达1100公斤、收入超2万元,项目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廖兴阳 刘瑞 郭曼 缪亚平 白楠 黄修祥]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晋宁县启动平安志愿者服务活动 为社区构筑安全“屏障”
- 下篇文章 / 昆明市财政局:上亿省级财政资金“输血”昆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