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手工制墨传承人李玉霖:非遗+旅游+文化探路融合发展
2015-12-08 14:27:13 | 昆明热线 | www.cnkmol.com

传承151年的制墨技艺、云南唯一保留下来的手工制墨坊……云南手工制墨传承人李玉霖,正在打造制墨传习馆,要把作为省级非遗的技艺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走一条“融合发展”之路,续写“云墨传奇”。

谁道云南无好墨

据传唐朝末年,制墨大师奚廷控选用松烟一斤,珍珠、玉屑、龙脑各一两和以生漆,杵十万柠,终于制成“丰肌腻理、光泽如漆、万载存真”的好墨“奚墨”。

唐后主李煜酷爱诗画,安徽知府为讨好皇上,差人选了两块奚墨进贡给朝廷。后主一试果然不沾不涩、不滞不滑、白亮光泽而且芳香四溢,连声称赞,当即封奚延控为“墨务官”,赐姓为李,又加封“奚墨”为“徽墨”。到了宋代,徽墨成为墨中精品,誉满天下。而李氏的制墨艺术被人们历代相传至今。

1864年,在江西省临川县李渡镇老总巷7号,有一宝号墨庄,挂牌江西“李记·天宝斋”,由李兜阳先生主理制墨。所制之香墨选用优质松烟、桐油、生漆、明胶及秘制上等香料精制而成。其墨色因黝黑紫光、气味芳香宜人,能长期保持不变,被誉为当地一绝,后由其长子李贵生先生继承制墨。

1945年,由于战乱,李氏后人李海顺先生经长途跋涉来到云南,在昆明市武成路127号创办江西“李记·天宝斋”昆明墨笔庄,从而结束了云南不会制墨的历史。自制“松滋侯”、“松鹤春”、“兰烟”等品牌的高、中档香墨,并自制各种高、中档毛笔、排笔,产品销往全省、邻省及东南亚国家。1956年,墨笔庄因多种原因被迫停业。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李思凡] [编辑:昆明热线]
聚焦春城·昆明新闻
昆明热线 大美春城 魅力昆明
Copyright© 2005-2023 CNKM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