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 搭建普法新平台 营造和谐优质法治环境
针对黑林铺办事处海源社区因城中村拆迁改造而导致矛盾多发、纠纷聚集这一情况,2013年4月10日,五华区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室——“李学工作室”正式挂牌。“李学工作室”充分发挥了调解员在当地人熟、地熟、有威望、善说服、有经验等优势,将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民间、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民间纠纷的激化,也进一步适应了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
打造具有地域性、品牌性的个人调解工作室,这是五华区司法局在新形势下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探索。同时,还积极探索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重点围绕劳资、医患、交通事故、物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纠纷,大力推进行业化调解新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民调解进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了伊斯兰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全省率先探索第三方介入调处医患纠纷新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人民调解进商会委员会;在全市率先启动人民调解进楼宇工作,构建起了为民解忧新平台。
积极的探索和行之有效的工作为五华区带来了诸多荣誉。近年来,五华区先后荣获了“全国法治县(市)区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项荣誉。
在法治创建活动中,护国街道文庙社区创建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西翥街道陡坡村创建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社区创建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56个社区创建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88个社区创建为了区级“民主法治社区”。
大观等8个街道办事处创建为“昆明市法治乡镇(街道)先进单位”,普吉街道同心路社区被评为“昆明市法律六进示范点”。红旗小学被授予“昆明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武成小学被授予“昆明市法律六进示范点”称号。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王恩国 伍司]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探索“模拟审批”新路径
- 下篇文章 / 昆明市晋宁县司法局接地气“打开门” 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