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宁供销社圆满收官“十二五”全力谋划“十三五” 续写永不褪色的“扁担精神”
2010年,由安宁市供销社和当地村委会共同牵头,以BOT模式建设的蔬菜交易市场正式投入运营,从根本上解决了“买难卖难”这一长期困扰当地种植户和收购商的症结所在。现在,不仅当地菜农卖菜容易,还吸引了晋宁、易门等地菜农前来交易,和综合市场配套建设的便利店、老年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也吸引着众多村民前来购物消遣。
“蔬菜交易市场不对菜农收取任何费用,每年3月到6月和9月到11月都是豌豆的交易旺季,在此期间每个月的交易量可以达到2400吨左右,一年下来交易额保守估计也在亿元以上。”市场负责人唐云明说,由于市场集中了大量收购商,一些种植户甚至舍近求远从禄劝来到市场进行交易,而通过收购商,豌豆不仅销往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还出口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安宁市供销社已建成农资配送中心、烟花爆竹配送中心、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各1个,新建或改扩建乡村集贸市场21个,包括农资连锁网点、农村日用消费品网点、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在内的各类流通网点358个,初步形成了以农资、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主的四大流通服务网络。
综合服务中心成样板
在安宁市供销社主任郭建华看来,建立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根本保障,而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殷雷 陈晓洪 梁明江]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发放135万元特困救助金
- 下篇文章 / 营养师解析“一女子喝3年豆浆患癌症”:雌激素过高不宜长期喝豆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