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市“十二五”医保均等化让群众看病更省更快
服务均等 看病更方便更省钱
“十二五”以来,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昆明市将“扩面提待”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并创新服务理念和做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保险带来的福利。
作为国家和省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在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昆明市还实施了《昆明市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在不增加参保居民缴费负担的情况下,按人均25元的标准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中筹集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费,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大病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9.8万元。加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6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5.8万元。
实行试点工作3年来,已有近60万人次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待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大大减少。
在东川区格勒村医务室,村民谭孝红仅拿出身份证,在村医的“村村通”手机上进行简单登记后,只花了10元钱就拿走了原本20元的药品。而在以前,这10元医保报销费得等上3个月。
这得益于昆明全面推广医保“村村通”项目。以往很多村级卫生室信息化建设滞后,只能采用手工结算的方式,门诊统筹政策落实很困难。经过不断调研、沟通、探索,昆明市在全国率先研发出台医保“村村通”项目。该项目利用智能手机平台,通过“村村通”软件,用移动无线专网信号上传参保居民消费数据。这样既解决信号覆盖问题,使用成本还大大降低。
“村村通”探索出一条满足城乡居民参保人就医、方便基层医务工作者操作、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安全的新途径,让好政策真正接了地气。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杜托]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昆明市儿童医院为“生命小战士”办迎春联欢会
- 下篇文章 / 东川人民医院新院区落成开业 加挂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川医院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