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禄劝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新跨越 打响全市脱贫攻坚第一枪
“在实战中,扶贫先扶智绝非空话。30年的帽子戴得太久,很多贫困地区还有劳动力的人都丧失了斗志。”谈到扶贫攻坚的难度,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李应贵回忆,“就在几年前,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让我为某村贫困户发放大米,每人每袋也就30公斤,可当车子卸下米,要求那些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来搬时,这些贫困户迟迟不动,面露难色,推说‘搬不动’。”李应贵说,看到好手好脚的年轻小伙这样的举动,心里别提多别扭。“发放大米只是输血式扶贫中层次较低的方式,贫困户连搬都懒得搬,实在让人无语。”李应贵说,如不先扶智,让贫困的思维主导行动,根本就扶不到贫困的根子上。
“必须从教育培训、劳务输出抓起,把思想上的穷根懒筋给除了。”李应贵说,“十二五”期间,禄劝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强基提质”和高中教育“增量扩优”工程,建成标准化学校37所,民族实验中学建成投入使用。而围绕劳动力输出的培训,也在不断进行。“十二五”以来,全县共组织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7011人次,在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效果的同时,还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观念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务输出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在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招商引资企业落户禄劝,“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全新的农业模式,也悄然改变农村居民的思想和行为。
“30年走来,我们总结出的扶贫攻坚经验就是要与时俱进,与改革开放同步。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有了改革开放这根主线,才能在确保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新跨越。”张文武说。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钟士盛 施昆富] [编辑:昆明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