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基础不断夯实,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实施五小水利工程30400多件。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210公里,行政村和自然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100%和57%。粮烟生产持续稳定,花果菜等传统产业品质进一步提升,完成53个自然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16个行政村扶贫攻坚项目。建成12个集中安置新村和33个新农村省级重点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工业经济快速推进,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坚持工业强县战略,被评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县。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累计入园企业151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5%,位列50个省级重点园区第26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达46户;预计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5.8%,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8个百分点。新增专利申请授权413件、云南省著名商标11个、昆明市知名商标10个、省市级名牌产品16个。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基础配套逐步完善。完成集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县城中心区修规工作,全面实施行政村、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建成文昌路、富民大道一期等20条市政道路,轿子山旅游专线、武昆高速建成通车。螳川西路、印象富民上河图特色街区初具雏形。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0%和44.5%。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后劲不断集聚。完成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合作兴办昆明行知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与市儿童医院合作办医。创新招商模式,引入社会投资亿元项目79个。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完成县城园林绿化2.1万平方米,人工造林10.6万亩,封山育林9万亩,义务植树243.4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8%。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云南省园林县城”、“云南省文明县城”,东村镇、赤鹫镇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其余镇(街道)创建为省级生态镇。
- 上篇文章 / 昆明受寒潮天气影响突降大雪 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迅速反应打响“破冰”之战
- 下篇文章 / 云南省2015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