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是官渡区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在这一方面,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社区的成功无疑是一个范本,在此基础之上,2010年5月,官渡区开始在全区范围推行创新党建引领下的“1+X”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
“通过将社区合理划分为若干网格,以强化党建工作引领,整合全区各级各类资源向社区聚集,逐步推动党群、政法、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经济等区级职能部门力量向社区网格覆盖和延伸,强化社区的综合管理服务职能,实现社区管理网格化、服务多样化、工作信息化。”官渡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网格化管理格局下,官渡区出台了《关于开展机关和社区党组织共建联评活动的实施意见》,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政机关各类服务资源下沉社区服务群众,68家区属部门(单位)与81个社区建立共建对子,1018名机关党员全部到挂钩社区报到,全区机关干部直接联系群众4356户,推行服务承诺制,每名机关党员每年承诺为社区办1到2件实事,并纳入干部个人年度述职考核。这一举措将机关与挂钩联系社区结合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实行“捆绑”考核,借助“体制内”力量推动“体制外”工作,以社区党建成果检验机关党建成效。
为促进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全区各级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一天为“党员固定活动日”,每月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把推行“党员固定活动日”与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志愿为民服务、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相结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执行力,从严管理党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政治责任、党员意识。同时,官渡区还拟定了《官渡区关爱党员和党组织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60岁以上农民老党员、建国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等,给予相应补助,全区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健全的关爱党员工作机制,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据统计,五年来,官渡区委共投入关爱资金500余万元,关爱党员人数达9300余人次。此外,在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方面,保障每个街道党建经费8万元、每个社区5万元、区委直属党委5万元,并建立离职社区干部生活补助制度、优秀社区干部奖励机制等,极大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 上篇文章 / 陈铁军: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撑昆明跨越式发展
- 下篇文章 / 成都普洱直飞航班开通 2小时20分飞抵“普洱茶”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