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节假日尤其“黄金周”,不时会冒出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负面新闻,比如在建筑物上刻字、随意踩踏花草、肆无忌惮地攀爬雕塑、不顾景区人员的劝说乱留影拍照……这些不文明行为虽然只是少数,却给节日美好的风景增添了不和谐的色彩。每每遭到人们的唾弃和谴责,进而上升到道德层面、社会公德、国人素质、国际形象的层面来“热炒”。少数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拉低了当地居民对中国人整体形象的认知。
其实,要管住这些不文明行为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主管部门、景区管理者、游客自身都有责任。推行“游客黑名单”制度就是一个好“发明”——对于好面子且崇尚诚信的中国人来说,该制度可对旅游不文明行为产生“刚性约束”和“震慑作用”。刚开始时,某某某被“拉黑”仿佛让人觉得不近情理,但这一举措恰恰倒逼文明旅游建立一种约束机制,促使文明旅游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一种新常态。
“黑名单”是苦口良药,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而要建立一个文明舒心的环境,旅游经营者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如果导游、景区管理者、经营者尽职尽责、服务到家、工作到位,游客不文明行为也会减少。事实证明,一些旅游不文明行为,都与经营管理有关。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旅游环境中,游客或许更容易收敛自己的行为,哪怕随意丢一个塑料袋,也会去找到合适的地方。
旅游文明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文明出游是个综合性工程。要让广大游客出门就打好文明“行囊”,并成为一种普遍习惯扎根人们的意识,根本的路径还在于加强社会公德、文明礼仪、法治观念、公共行为等多方面的宣传教育,依靠全社会努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公民的行为规范,形成文化自觉、自省和自律,推动人的文明水准向高层次迈进,助推出游更文明更有品质。
春节大假很多人都喜欢陪家人出去走走,感受一下节日气氛,欣赏一下优美的风景或异域风情。游玩中留下“不雅”或“丑陋”总是令人“汗颜”和不齿的事情。因此,拜托各位游客:文明出游从我做起。今天,你就是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你就是“行走的正能量”的释放者,你就是节日一道美丽的风景。
- 上篇文章 / 五华爱心企业针对昆明全市推出“军人优惠卡”
- 下篇文章 / 晋宁做大休闲农业创意开发民族文化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