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宁做大休闲农业创意开发民族文化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去年12月5日,晋宁夕阳乡小石板河村迎来了哈尼族一年来最热闹喜庆的“十月年”,八方游客只要一踏进小石板河,就能感受到哈尼族满满的热情。小石板河正在以民族传统为主的休闲式乡村旅游为契机,打造离昆明最近的哈尼长街宴。
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偏远的小石板河村受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生活苦不堪言。后历经四次搬迁,在晋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帮扶下,新搬迁的40多户哈尼族村民重新安全选址建起了新村落。如今家家户户住进新房,乡村交通便利,水电沼气样样通,还建起了文化小广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哈尼族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正积极把小石板河打造成为“昆-玉-红”乡村旅游路线上的一个亮点。
“通过民族文化进行创意开发,精心打造以宝泉寺、夕阳梯田、小石板河长街宴等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产品,建成相关彝族、哈尼族历史文化长廊、民俗文化风情区等休闲功能分区,大大提升了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不仅可以感受晋宁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得到现代的高级享受,实现了景点产品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晋宁县文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晋宁县在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把打造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的平台和载体,特别是晋宁县至玉溪市红塔区的3条乡村旅游专线——挖矿坡村至椒园村、田坝村至新村、核桃园村至新寨的开通,更是带动了昆明、玉溪两市市民往晋宁农村“跑”的热情。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江雨珂 黄丽萍 段丽娟]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旅游文明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文明“行囊”随身携带
- 下篇文章 / 西山区妇联重机制建设、抓源头维权多举措促妇女儿童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