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景区门票乱涨价 门票成个别地方政府“提款机”
门票车票保险捆绑销售;学生票只在暑假销售;全价票40元半价票变30元;几个景点打包销售……国家发改委近期在全国200余家景区检查门票时,发现一些景区存在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未按规定执行门票优惠政策、捆绑销售和不合理联票等乱象。记者调查发现,景区违规定价痼疾难除,门票收入甚至成为地方财政“提款机”。而“门票依赖症”之所以久攻难破,在于长期以来国内景区门票的收入支出随意化,缺少约束与监管。
票价“明涨”“暗浮”
违规定价乱象丛生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不过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抑制住景区门票的涨价冲动,景区门票反而陷入“逢调必涨”的怪圈。2015年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西桂林银子岩等景区相继公布上调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明涨”之外,“暗浮”现象也层出不穷。国家发改委此次检查发现,一些景区存在“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服务并收费”的违法行为,捆绑销售门票、观光车票、保险等。如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售票人员要求游客必须一并购买进出景区车票,不能单独购买单程车票;广东阳春崆峒景区对主管部门核定的25元门票价格,强制搭售1元保险。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2016年春节昆明楼市成交挂“零”创下近5年来楼市交易新低
- 下篇文章 / 农行云南省分行营业部金融服务惠及云南省强制戒毒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