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从昆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截至目前,昆明市未发现疑似寨卡病毒疫情。市卫生计生委提醒市民,尽量避免或延后前往南美等疫区,如必须前往,整个行程务必采取防蚊措施。
2015年5月以来,巴西等多个美洲国家相继报告了寨卡病毒病疫情。目前巴西、哥伦比亚等 24个美洲国家和地区存在本地传播疫情;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瑞士等国家发现输入病例。2016年1月以来,我国台湾及江西省先后各发现1例输入病例。2月19日,浙江省又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美编翟云昇制图
寨卡病毒(Zika)病是一种感染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到感染的伊蚊属蚊虫叮咬传播,也能通过母婴垂直途径和性途径传播。近期有研究提示,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会导致胎儿小头畸形。该病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主要以预防蚊虫叮咬为主。
针对近期寨卡病毒疫情形势,昆明市卫生计生委密切关注疫情进展,采取七项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昆明市疾控中心已经对全市寨卡病毒传入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昆明市不能完全排除寨卡病人输入的可能,目前昆明市外环境监测未发现伊蚊,故本地传播扩散寨卡病毒的风险极低。对于寨卡病毒,昆明市民不必恐慌。同时,强化全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管理,把好病例监测预警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做好常规媒介监测工作,加强以伊蚊为重点的专项监测,昆明市本级每月开展一次监测,14县市区每月各开展2次监测,截止目前,昆明市未发现伊蚊;强化实验室能力建设,提前做好实验室检测准备;强化蚊虫孳生地消杀工作,提前安排布置爱国卫生灭蚊工作,切断媒介传播途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各级疾控中心的寨卡疫情处置能力和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寨卡患者的鉴别、诊断、治疗能力;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做好重点人群(孕妇、出境游客)的健康教育工作。
- 上篇文章 / 昆明各相关部门公务员踊跃参加首届公务员无偿献血月活动
- 下篇文章 / 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6年食品安全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