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多种流行病已在昆明销声匿迹
消除疟疾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经过全市疟疾防治工作者几十年不断的努力,昆明市疟疾发病率持续下降, 2000年以后,昆明市发病率已降至1/10万以下,且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今年1月,全市消除疟疾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级消除疟疾考核标准。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经蚊子叮咬疟疾病人和带虫者而传播的传染病。健康人被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到2周的潜伏期,就会发病。典型的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夏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温度可达40度,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
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发热不规则,还可引起脑型疟,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疟疾在昆明流行已久。解放初期,昆明市疟疾年发病率在171.4/10万-322/10万,1954年发病率一度达到1092.3/10万,为历史上最高。
自开展消除疟疾行动以来,昆明市成立了以昆明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的消除疟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11个部门联合制定了《昆明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昆明市加强建立医疗、防疫、基层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的防控工作模式。每年对全市20000余人次开展三热病人血检,积极落实主动病例侦查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通过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实施,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线索调查率、实验室检测率、规范治疗率均达100%,做到了无本地病例发生,无一例病例死亡,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张晓莉]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专家关注孩子睡眠
- 下篇文章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春节假期迎来105个新生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