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青年志愿者为“雷锋精神”注入新内涵 人人可以“随手志愿”
2月28日,当1.8万名选手奔跑在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的赛道上时,来自社会各界的4100名志愿者,或维护赛道秩序,或服务于参赛人员,以专业、奉献、友爱的志愿者精神成为比赛现场的一大亮点。这其中,昆明各高校大学生占了八成以上。而在第3届南博会上,2000名来自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微笑也成为昆明最闪亮的名片,他们辛苦的付出和周到的服务感动了全世界。
今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在时代的传承中不断呈现出新的演绎方式,做一名志愿者,成为很多年轻人选择的生活方式。用手机为陌生人导航,在“朋友圈”壮大热心公益队伍……眼下,昆明青年人正用“时尚”的方式,为雷锋精神注入新内涵,让志愿服务在昆明常态化。
人人可以“随手志愿”
李小琳(化名)是昆明一家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是一名注册青年志愿者。和很多“80后”不同,在工作之余,她把自己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到老人院、工疗站为老人和特殊儿童表演,每个月和其他志愿者深入禄劝马鹿塘乡助学助困。她被朋友戏称为“鸡汤姐”:爱公益、爱行动、不爱冷漠,爱微笑、爱阳光,在朋友圈里晒支教日记和孩子们的笑脸。她的热心感染了身边人,周围的同事、朋友、亲人看到后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或捐款、或捐物,形成一个热心公益的“朋友圈”,一个人变成一支队伍,一支队伍乐在助人的路上。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李思娴]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官渡区季官社区美丽蜕变“亿元社区”的党组织工作法
- 下篇文章 / 第4届南博会暨第24届昆交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