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区精准治理“因河施策”全力推进滇池治理
西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开展污水处理配合河道及入湖口湿地建设,加上片区内湿地植物、陆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部分河段水体已接近或达到III类水体标准。今年1月,昆明市鸟类协会副秘书长杨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近年来,随着河道水质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红嘴鸥青睐于来河道里栖息、觅食。今年,原来没有红嘴鸥踪影的采莲河,红嘴鸥数量有200多只,这正是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的证明。
水清岸绿,道路平整通畅,在五家堆湿地附近,葳蕤的河长林,已经成为路旁最美的景观。入滇河道综合治理,包含了堵口查污、截污导流、两岸拆临、岸线公共空间贯通、生态修复、河床清障清淤等多项内容,每一项都不容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大观河水质稳定。
西山区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大观河边的五家堆湿地公园,过去是个村庄,村里人外出打工、经商后,把房屋租给外地人养猪,一个只有70多户人口的村子,最多时养了9000多头猪,猪粪污水直接排入大观河。现在,西山区伴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结合片区的搬迁安置,将五家堆建成了湿地公园,与大观公园南园连为一体。
赏心悦目的景致,印证了大观河的改变,这也是西山区河道综合治理的典范。
精准治污加强长效机制
在对新老运粮河、采莲河、船房河、大观河部分支流的截污治污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后,当天下午,西山区紧接着召开2016年全区滇池治理暨草海攻坚工作推进会。
“始终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昆明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面镜子,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把滇池治理作为重大工程、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推进会上,西山区对于昆明市2016年滇池治理暨草海攻坚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贯彻和解读, 对2015年滇池治理的成效和工作作了通报,并安排部署了2016年度滇池治理工作。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姚丹苹]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2016年晋宁县“两会”召开 承志前行续写发展新辉煌
- 下篇文章 / 转型升级促跨越 昆明高新区开启“十三五”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