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统筹规划河道生态补水 入滇主河道实施“蓝线”保护
2016-03-08 15:44:26 | 昆明热线 | www.cnkmol.com

35条入滇河道的主河道划定蓝线

本次专项规划范围为滇池流域城镇,包括中心城区(昆明主城区、呈页新区、空港经济区)、晋城南城区、昆阳海口西城区三部分,规划城市建设面积570平方公里。

规划对象为主要入滇池河流及支流,即盘龙江、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釆莲河、金家河、老盘龙江、金汁河、枧槽河、大清河(含明通河)、东白沙(海河)、六甲宝象河、小清河、五甲宝象河、虾坝河、姚安河、老宝象河、宝象河(新宝象河)、广普大沟、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含梁王河)、南冲河、大河(淤泥河)、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中河(护城河)、古城河以及牧羊河、冷水河35条,累计河道长度663公里,汇水面积2430平方公里,占滇池流域总面积的83.2%。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

新规划将以水系格局为基础,规划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水生态、水景观,以不小于《昆明城市防洪总体规划(修编)》提出的最小断面尺寸为原则,对35条入滇河道的主河道划定蓝线,提出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行具体落实。同时,河道保护范围与“滇保条例”中二级保护区范围保持一致,按照“主要入湖河道两侧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50米以内区域”进行控制,保护范围内应加强生态治理,利用河道及两侧绿化带,实现游憩观赏功能,打造生态、自然的滨水环境。

水系生态补水规划方面,为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系统,结合水质要求、适宜景观水深等因素,规划河道景观补水量由上游水库群、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量和牛栏江调水量三部分组成,合计年可利用补水量为12.7亿立方米,日平均流量40.28立方米/秒。其中,牛栏江调水量可供盘龙江等7条河道补水,依托水库群补水河道共14条,由污水处理厂补水河道有24条,基本满足老运粮河、大观河、盘龙江、大清河、海河一虾坝河、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等15条河道生态需水要求。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吴劲松] [编辑:昆明热线]
聚焦春城·昆明新闻
昆明热线 大美春城 魅力昆明
Copyright© 2005-2023 CNKM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