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钱换鲜花音乐黄丝带 捎去对亲人的思念
文明还需更“绿色”
昨日10时30分左右,金宝山的环卫工徐女士正准备把第三筐假花垃圾背下山。这是她一天繁忙工作的开始。随着祭扫高峰期的来临,每天徐女士基本都要清理约万枝被市民扔弃的塑料假花,因为垃圾车无法到达山上,运送垃圾只能靠人工一趟一趟背下去。“很多市民会带着新的假花来祭扫,而这时就会换下旧的假花,这些假花不能重复利用,只能丢弃。”徐女士说,她每天要来来回回运送这些假花垃圾20多趟。
“虽然假花已经比烧纸钱更文明一些了,但是选择鲜花或者绿色植物,代替不易降解的祭祀用品,这样的绿色文明是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的。”西山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葬渐受认可
据了解,塔葬、壁葬、鲜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也渐渐得到社会认同。自2000年金宝山艺术园林首次设置节地葬和生态葬以来,每年平均都有180名左右的客户选择节地或生态葬,而选择节地、生态葬的客户约占到总客户的8%左右。
记者从龙宝山华夏墓园也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倡导、群众认知度的提高,昆明市民在墓园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葬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过去的不到1%提升至目前的2%左右。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杜仲莹 江雨珂] [编辑:昆明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