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擎”昆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瞄准四个发力点
发力点4
产业“孵化”
加速把知识
转化为生产力
而市政府参事陈增会把焦点放到了离主城区30多公里外的呈贡大学城。在他看来,基于呈贡大学城9所高校200多个二级学院、大量研究机构、大量实验室、大量可转化应用成果、许多可创新发展项目及专利等,依靠周边快速交通设施、其他园区支持和春城气候生态宜居环境,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辐射传统经济、融合新经济,完全可实现以软实力为主的科技文化楼宇经济、产业“孵化”经济和新经济。
陈增会介绍,以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例,这所驻昆高校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通过基础研究体系、技术研究体系和转移转化孵化体系应用,转移孵化大量成果应用企业,技术转移项目3000余项,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项目1000多家,重大技术转移项目30余项,服务企业4000多家,国际技术转移项目62项。如果把创新放大到整个呈贡大学城,再创新引进国内外新经济巨头参与对外开放,必然会实现上千亿元的经济发展。
那么,在这个庞大的高知识分子聚集区,应该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昆明应提出建设规划方案,力争省委、省政府支持,推动成立国家级或省级呈贡大学城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立园区服务调协委员会,共同推动园区建设。以‘西南联大’文化人脉,利用‘春城’气候条件,吸引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候鸟’工作站,形成科技和文化‘孵化器’,在各高校园区内建立高附加值科技文化产业,建立科技文化产业链,实现经管、研发、转化等孵化在大学城园区,生产在周边产业园区和滇中工业新区的总部经济新格局。”陈增会建议。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李双双] [编辑:昆明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