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越边境江城县傣族村寨“头人”的现代生活
从小人缘就比较好的召珍,带着同村五六户人到老挝开饭店。
1992年,就在召存信卸任州长的那一年,召珍关掉了在老挝经营6年的傣味餐厅回到村里。召珍坦言自己当初返乡重新开始的想法很单纯,“那时候家乡还很落后,觉得餐饮是一个好出路,就想带领村里更多的兄弟姐妹们也富裕起来。”
村里许多年轻人开始跟有着一手好厨艺的召珍学手艺。“现在他们都在县城开起大饭店了,都比我厉害。”召珍笑言。
成为傣寨的现代“头人”
当然,和同村人相比,召珍更愿意接受外来事物。召珍将橡胶引入进来,整董镇从那时开始有了橡胶产业,这一产业一度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后来的咖啡、古树茶销售,都是召珍带着做的。当然,每一次她都一定会带上村民一起。慢慢的,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十分相信她,“她的威望在我们村就像当年的头人”,一位村民喜欢这样形容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保旭]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昆明一孕妇出租车上分娩 市民打伞商家送衣物
- 下篇文章 / 广南坝美镇阿科初级中学10名初一女生围殴一名女同学视频属实 施暴者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