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浅阅读不妨多些宽容和理解
2016-08-31 18:39:48 | 昆明热线 | www.cnkmol.com

其次,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士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专业领域内的书进行认真阅读、研究。你不能强求一个中文教授去对一本有机化学类书籍进行深阅读;同样的,也不能强求每一个读者都如金圣叹一样点评《水浒传》。一般人粗读《水浒传》,知道武松打虎、杨志卖刀等事迹,不出类似“关公战秦琼”之类的笑话足矣。至于知晓行文妙处、作文之法,读出水浒世界里“权就是理,情胜于法”的潜规则,则更多是文学家和批评家的事了。

即使面对同一本书,阅读深浅也会因际遇和阅历不同而不同。所谓“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让一个没有社会经验的低龄童子通过深读读出《论语》中的微言大义或《诗经》的“思无邪”是不现实的,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否定其进行的肤浅阅读是没有意义的。

需要强调的是,网络阅读不一定是浅阅读,传统阅读也不一定是深阅读。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上网率为70.0%,较2014年增长4.2%,其中手机上网率增长9.7%,报纸和期刊阅读率则有所下降。有论者认为,这“一升一降”意味着以新媒体为标志的浅阅读呈上升趋势,应当引起警觉。笔者认为,简单地以阅读借助的媒介不同来区分深阅读和浅阅读是武断的,也是对网络阅读的一种偏见。网络只是知识信息的传播媒介而已,在这个载体之下,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义阅读材料,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娱乐而在网络上阅读轻松的漫画、内容粗糙的网络小说,那么,我们可以说,他的阅读是浅阅读;如果他是抱着学习研究的态度在电脑上读“大部头”,并搜索与之相关的图片和论文,那么他还是在浅阅读吗?同样的逻辑,阅读纸质文献,也不意味着他是在进行深阅读。

书可以深读,当然也可以浅读,不能拿浅阅读不当阅读。浅阅读的盛行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在看待这一现象时,不妨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深阅读和浅阅读有效结合,两种方式随心切换,我们将会拥有更丰盛的人生。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尹传刚 刘学谦] [编辑:昆明热线]
聚焦春城·昆明新闻
昆明热线 大美春城 魅力昆明
Copyright© 2005-2023 CNKM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