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滇帮扶特写:“80后”孟祥琦下乡记
因为从学校而来,孟祥琦打算从教育入手。他发现山区孩子没有足够的衣服穿,“冬天还有些穿着短袖,看着难受。”至今,说起这件事,孟祥琦仍是一脸心疼。他想到上海交大学生经常组织活动,有时候一些小号的活动服装剩余闲置,何不收集起来给初中生高中生穿?于是,他便联系“娘家人”,竟然收了一吨多重的衣服。运费又成了问题,孟祥琦厚着脸皮直接找到快递公司老总砍价,用了4000元将衣服从上海运到丰源村。他告诉记者,看到学生穿着新衣服在放学路上走着跳着,内心的满足无法言喻。
在日常的走访中,孟祥琦看到很多孩子因为贫穷无奈辍学,就以个人为圆心,返回上海交大联系同事、教授、同学,对贫困家庭进行“手拉手”持久性助学。
同时,组织洱源乡村教师到上海交大附中、附小进行培训学习;设立“洱海-思源”奖学金,资助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动员个人所有的力量进行社会募捐,给学校捐赠校服、书籍、被褥等物资……
孟祥琦始终认为,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核心,只有在思想上奋进、努力,摆脱生活的贫穷才有希望。
孩子们教育的问题解决了,孟祥琦又陷入了哀愁。村子里一个小孩子手足内翻,父母在网上搜索到一家医院前往北京手术。“本来一个挺富裕的家庭,为孩子看病落下债务不说,手术还没有一点疗效,直接导致孩子的手足无法恢复正常。”这件事成了孟祥琦心中永远的痛。
看到很多村民因病致贫、不懂得医疗常识和报销流程,孟祥琦开始筹划洱源县第一个村级微信公众号“美丽丰源”,把党建、医疗政策、常见疾病处理、如何报销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服务群众。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史广 林陈静]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产业资本减持潮起 上市公司股价承压
- 下篇文章 / 觉得父母不够关心自己铜陵一12岁男孩竟然自编自演“失踪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