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之痛”引发“耐药之疑”权威专家解疑释惑
北京雾霾的空气中含有平均60多种耐药基因?我们将因此失去“可最后求助的抗生素”?哥德堡大学教授一项研究近期引发公众关注。专家指出,抗生素耐药元凶并非雾霾。为了明天不至于无药可用,关键要严格管控抗生素的滥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环境微生物室副主任孙宗科博士表示,细菌耐药与雾霾无关。雾霾不产生耐药基因,雾霾与耐药菌无必然的因果联系。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进化选择和抗生素等诱导选择引起,并非由雾霾引起。
他说,雾霾中的危害因子主要为化学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存在不利健康影响,微生物引起的健康风险很小。
耐药基因是如何产生的?孙宗科介绍,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在长期进化选择的压力下产生了耐药基因。细菌在抗生素及重金属、杀虫剂等其他物质的选择作用下,也可以获得耐药性。同时,基因在不同细菌之间的迁移也会导致耐药性的获得。但是,发现耐药基因不能等同于发现耐药菌,更不能等同于发现耐药致病菌。
哥德堡大学教授研究发现,北京雾霾的空气中含有平均60多种耐药基因,其中一种耐药基因抵抗的是现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者被广泛应用在呼吸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病症上,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老人流鼻血查查血压 可能是高血压疾病的危险信号
- 下篇文章 / 晋宁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复 昆明市辖区增至7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