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亚“一带一路”食品安全大通道打通 欧洲猪肉乘中欧班列来了
“经现场查验,实验室检验检疫,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验检疫合格,准予放行!”随着一声令下,两辆搭载着德国猪肉的货车缓慢驶出,首批搭乘中欧班列直运我国的欧洲肉产品顺利进入我国消费市场。这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口岸正式开始接受进口肉类,也标志着中欧班列“欧亚食品安全运输大通道”的全面开通。
德国出发13天抵蓉 比海运节约40多天
记者了解到,这批冷冻猪肉搭乘中欧班列自德国纽伦堡出发,途经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四国,经新疆阿拉山口入境后,直运成都,行程12000公里,共用时13天,相比海运可节约40多天。
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是肉类消费大国,受国内消费增长和价格等因素影响,进口量持续增长。欧洲是我国肉类进口主要来源地,但一直靠海运和少量空运进口。要进入成都等广大内陆地区,耗时长,成本高,多次转运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运载能力强的优势,质检总局改变进口肉类以往只能在沿海沿边检验检疫的做法,允许进口肉类原集装箱、原铅封、原证书直接运输到内陆地区具备检验检疫条件的指定口岸/查验场实施检验检疫。内陆地区直接与国际市场相连,进口肉类可在“家门口”检验检疫后直接投放国内市场。目前四川成都、河南郑州、浙江义乌等地已在中欧班列沿线设立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为开展肉类进口业务奠定了基础。
业内人士测算,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欧洲肉类产品,相比空运节约大约1万元/吨的运输费用。作为中欧班列沿线重要城市,成都将迎来更多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贸易合作的机会,有望成为我国西部的进口肉类重要集散地,老百姓的菜篮子也将出现更多优质优价来自欧洲的进口肉类产品。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白桂斌 陈泳]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韩国总统选战杀出“黑马”
- 下篇文章 / 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11日宣布大赦众多囚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