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状 /
大部分校园贷业务去年已停止
据记者采访发现,实际上,随着去年监管层整顿校园贷以来,已有数十家平台相继宣布退出校园贷市场。
一家不愿具名的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消费金融公司布局这一市场,是对未来的卡位和资源争夺,但对很多追求高收益的网贷平台来说,“信用无抵押贷款”本身就意味着更高风险和坏账率,对应着更高的信贷费率。
该人士还指出,很多网贷机构介入大学生消费信贷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高收益,存在迎合甚至诱导校园的非理性消费的行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下半年起,先后有宜人贷、君融贷、借贷宝、名校贷、分期乐、优分期、趣分期、同学加油、校柚、零零期分期、零用金等47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有28家平台选择停业关闭网站,占停业及转型总数的60%;有19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白领、蓝领等工薪阶层的贷款业务,占比为40%。
未来 /
银行校园贷或将填补市场空白
网贷平台所有校园贷业务被全面叫停,那么,大学生是否能够获得想要的贷款金融服务?
事实上,银行在校园贷市场的探索可以追溯至2004年。当年9月,广发银行发行了国内首张大学生信用卡,随后多家银行相继进入校园消费市场。不过,由于过度消费、无力偿还,校园信用卡的纠纷事件不断增加,大学生群体的信贷风险过高。
2009年6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并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必须满足两点要求:一是满18周岁,二是要求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在此政策的影响下,包括广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停止了向大学生发行信用卡产品,并逐渐退出校园市场。
从事银行贷款业务的个贷专家韩学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目前除了大学生助学贷款和创业贷款外,基本上很少银行针对大学生推出无抵押信用贷。他认为,随着《通知》发布,尤其是第一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向大学生提供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具有明显的“堵偏门、开正门”意味,未来银行也许会推出更多正规的校园贷产品,来填补这个监管后的市场空白。
- 上篇文章 / 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发布将实现“五个目标”
- 下篇文章 / 东航巴黎至昆明航班惊魂时刻:行李滚落砸中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