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衡一号”在轨测试采集数据服务地震研究
卫星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
应急通信中有重要作用
当地震灾害发生,基站遭到破坏,通讯中断,这不仅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震区老百姓也难以和家人朋友联系,只能干着急。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件事已经不是难题。记者在会议现场看到了两部卫星手机,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远的卫星通讯,如今已经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卫星通信领域,我国已成功发射天通系列、中星系列以及亚太系列通信卫星,在历次重大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通一号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已于今年3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将迅速构建星地互联的通信链路,撑起灾区“通信生命线”,有力地保障灾区搜救指挥应急通信需求。天通一号卫星手机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智能手机终端,使用国产化基带芯片,填补了国内自主移动通信系统的空白,打破了依赖国外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现状,不仅可广泛应用于个人通信、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客运等领域,而且在遭受地震、洪水、霜冻等自然灾害情况下能够实现无障碍通信,为我国防震抗震救灾减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通信手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天通一号业务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负责运营,已经明确资费套餐标准,各省市电信政企部均可办理开户工作。
记者看到,会议现场展出了很多抗震救灾高科技成果,“张衡一号”模型、高速铁路地震监控系统沙盘模型、无人机搭载式生命搜救系统等等,通过图像、手册、VR等形式,大家可以直观感受到科技的力量,防震减灾成果令人啧啧称赞。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杜文婷]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昆明警方发还400余部被盗手机 失主连称没想到
- 下篇文章 / 初三女生负气离家出走 深夜在公交车上睡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