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从9日在青岛举行的第四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5年来,人民法院立足国家战略,加强制度设计,不断改革和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我国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2014年底,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相继设立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道路,赢得了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同时,我国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建设不断深入。2017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批准在南京等16个中心城市设立知识产权法庭,集中优势审判资源,跨区域管辖专利等技术类案件,审判专业程度进一步提升。
陶凯元说,自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全国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见》发布以来,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知识产权审判中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日益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技术调查官选任工作和参与诉讼活动的指导意见,构建以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技术鉴定人为主体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技术事实认定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不断增强。据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伊朗石油部长:石油出口未受美国制裁威胁影响
- 下篇文章 / 兴业银行荣获2018卓越金融科技银行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