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降价到免票 去门票化成景区大势所趋有助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虽然故宫票价为夏季60元、冬季30元,在全国范围来看都不算高,然而,故宫的文创产品创收近3年来每年都达到10亿元,这是因为其挖掘文化内涵,延伸文创产业新亮点,找到了“全域旅游”的新路标。
福建省南平市通过开展“一元游大武夷”活动,使当地旅游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各大旅游要素更为活跃,除了武夷山以外的景区被更多的游客认知,乡村旅游也成为新兴的力量,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
业内人士指出,适当降低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们旅游出行意愿,扩大旅游消费支出,进而达到扩大消费、刺激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倒逼景区摆脱门票经济的老路,丰富旅游产品组合,提升游客体验,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向“产业经济”转变
数据显示,全国249家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超过100元的景区数量占比为47%。业内人士指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已成为阻碍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当前应以景区门票降价作为旅游产业变革发展的契机,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据了解,当前旅游功能单一且链条短,一些景区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吃”“住”“行”,衍生和附属产品开发创新不够,“游”“购”“娱”明显不足。
业内人士指出,要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一方面,景区要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发展旅游新业态,有效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拉动游客的多元化消费;另一方面,应大力加强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互动。
旅游市场只有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更全面地带动经济增长,人们的收入才会持续增长。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工人日报]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捆绑《这!就是灌篮》IP,长安逸动“捕获”年轻消费者
- 下篇文章 / 互联网平台的客服话好听、事难办、不停“打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