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天宇在宿舍备战研究生考试。受访者供图
“考研党”:学历成为执念,无论如何都要读研
考研大军里,当然不仅仅有应届生。根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在2018年的考研人数中,应届考生有131万人,往届考生达107万,而根据各地披露的信息,多个省份的考研报名者中,往届生增幅都在超过应届生。
崔扬就是“往届生”中的一员。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已是她第三次报名。早在2015年,就读于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崔扬,就报考了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专业。她说,这是她的兴趣所在。
遗憾的是,崔扬并没有“金榜题名”。第一次考研宣告失败。还要不要继续考,成了崔扬的心结。父母没有表态,姑姑和奶奶持反对意见,哥哥鼓励她再考……终于,在几经纠结后,她决定在2016年的12月再考一次。
为了做更充分的准备,崔扬毕业后没找工作,一心一意备战。这一次,她把目标改成了西南大学的心理学方向。
但第二次考研,崔扬再次“名落孙山”。
她告诉记者,在毕业后备战的那一年,其实压力非常大。“同龄人都开始挣钱,我却还在读书,心里过意不去。”崔扬说,她心里明白,爸妈嘴上说着不着急我挣钱,但我天天待在家很不是滋味。
虽然爸妈没说什么,但崔扬的亲戚们也会嘀咕两句,让她放弃考研,去找个工作。
尽管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但崔扬认为读研依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她解释,一来自己希望通过考研改变专业;二来自己也想借助考研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拿到名校文凭,进入更好的工作平台。
带着这样的执念,崔扬决定三战考场。她说,考上研究生已经是心里既定的目标,而自己就是一个不达目标不放手的人。
图为清华大学图书馆内,学生正在自习。 杨雨奇 摄
上班族:兼顾工作,复习时还要防着领导发现
2017年毕业的杨文静(化名),已经有一年的工作经历,但要去北京读个硕士的想法,却依然留存在她的心里。
本科毕业于某二本大学的她,对现在的工作不太满意。不满的原因,主要因为和同事工资的差距。她说,一起进来的同事,如果学历是硕士,工资就会比她高1000-2000块钱,这让杨文静下定了拿到硕士文凭的决心。
和应届生不同,杨文静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她必须分出时间完成工作。由于从事编辑的工作,杨文静通常要从下午2点上班到晚上10点。“我上午就在家复习功课,晚上下班了就在办公室看书,学到12点再回家。”
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杨文静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6-7个小时,即便没有工作时,她也不会放松下来,而是过着吃饭、睡觉、复习的单调生活。
- 上篇文章 /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停矿区再造生态工业新城 焕发“绿色”发展新容颜
- 下篇文章 / 南昌:随意放生外来野生动物最高罚5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