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大病求助应公开房产车辆信息 原则上单次求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释疑
为何要公示求助者个人财产状况?
便于公众综合判断是否支持救助
2016年,罗尔为女儿罗一笑在网上发起个人大病救助,后被曝光家中有三套房,曾让舆论一片哗然。轻松筹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于亮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舆论反应激烈是因为罗尔家庭资产较好。当前大部分求助的还是贫困家庭,也有极少数的家庭是资产情况还可以,有的是城市中产家庭,这些中产阶级看似生活光鲜但实际上很脆弱,比如缺乏商业保险意识,家庭收入和经济结构畸形,资产都在房产上,背负沉重的贷款,收入来源单一,一旦家庭出现问题,遭受的打击是很大的。
“但是问题的争议点在于,有人认为他家里有房子,我还没房子,我救助了他,他也没告诉我他有房子,这就让捐款人内心很不平衡。”于亮说,很多负面舆论是因为误解以及信息不对称,只要解释清楚了,人们还是会理解的,在信息透明对称的情况下,靠公众自己的判断去衡量是否献爱心,就不会产生任何争议。
水滴筹创始人兼CEO沈鹏认为,有的人有房有车,本质上也可以发起求助,但是需要公示经济情况,说明实际需求,便于亲朋好友共同监督他。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的传播是基于熟人社交网络的传播,信息变透明了,也能让人们综合判断是否要支持及转发。
单次申请求助金额上限为何为50万?
基于癌症等大病花费测算金额上限
爱心筹COO马绪超表示,这是基于三家平台现有的重点大病申请家庭的大数据来测算的,包括根据个人大病求助的类别,比如癌症、白血病等病种的花费,以及意外情况救助所需要的费用来进行综合衡量,设置了50万的单次救助上限额度。若单次申请超过50万的,发起人应当在求助信息中说明原因,并进行明确公示。如果一次救助不够,还可以申请第二次。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蒋若静] [编辑:昆明热线]
- 上篇文章 / 长安新能源苏岭:打造产业“朋友圈”,携手共创新能源明天!
- 下篇文章 / 韩美证实叫停本年度“警戒王牌”联合演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