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东:亚拉雪山的秋天
2018-11-12 13:32:02 | 昆明热线 | www.cnkmol.com

庆幸自己坚持徒步,行进在湿地,满眼的白雪映红叶,碧水绕枯草。眼睛、相机和心情都贪婪在色彩中。

在河谷的中央,我们还看到好几道纵向排列的小型堤状地貌,这是冰川中碛堤和侧碛堤,也都是冰川运动中挟带的物质堆积而成。在堤状地貌上居然还发现有大片的石海。在百度百科中,石海的定义是“由寒冻风化作用形成的碎石、岩块,经重力和其他营力搬运或不经搬运而形成的碎石场。”这是一种冰缘地貌,是古冰川地貌三大类型之一(其他两种是冰川堆积地貌和冰蚀地貌),我们看到的这片石海绵延数公里,组成石海的砾石保持着棱角状和次棱角状,说明这些石块的搬运距离并不远。在石海中有石环和多边形土等其他冰缘作用、冻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也算是这一趟的意外收获。

我们穿越的这条沟,沟谷两侧地貌、植被截然不同。左侧雪山、森林、湖泊、湿地、河溪,一切美的元素都汇聚在一起。而右侧则是裸露的山体,山体下部一排排整齐的倒石堆像无数张开的扇面,倒石堆与裸岩之间稀稀拉拉地生长着低矮的红景天、高山杜鹃等流石滩植被。

同源异流的姐妹海

姐妹海,位于干尔隆柯河与雅拉河之间分水岭,由一大一小两个海子组成,这两个海子源于同一条溪流,却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源头,小海子为干尔隆柯河之源,大海子为康定雅拉河之源。两湖珠连,同源异流,令人称奇。

湖泊是高原的精灵,总是美得让人目瞪口呆!我们今天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探寻景区的三个湖泊,老乡称为上海子、中海子、下海子。上海子和中海子就是姐妹湖。

沿着鲸背一样的巨厚堆积物上行,两侧的山陡如刀削,蓝天中裸露的岩脊勾勒出苍凉的天际轮廊。左侧一排灰白色的倒石堆整齐地挂在山腰,如一条条散开晾在衣架的裙裾。越过最高一级土坡,中海子便暴露在眼前,如一块翠玉搁在雪山之间的草甸之上,上海子则隐逸地在远端,似有似无。我们站的地方是一个玛尼堆,当地老乡在能俯看湖泊的高地将散落的石块垒砌成塔状,白色的石头放在最上面,玛尼堆之间还挂上五色经幡。

我呈半圆踩着山坡上的矮杜鹃和爬地柏远远地观察中海子,也在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中海子湖面呈多边形,像一块摊开的蓝布,湖的右岸是亚拉雪山坡麓,亚拉雪山的主峰被旁边的山体遮挡了一半,只露出半角雪山。右岸的坡麓有雪,是刚下的新雪。湖的左岸地势必要平缓很多,陡峻的山体在山腰突然变缓呈弧形伸向湖畔,湖的前端是上海子,再前端则是临空的陡坎,两个湖悬在两山之间的半管状槽谷中。靠近湖的草地,已经在寒风中泛黄,高山矮杜鹃呈团块状混在蒿草之间。湖水倒映蓝天,湖水又将蓝天上的白云,两侧的山体纳入其中,更都已经把他的马放在草地上吃草,他自己则在湖边烧火煮茶。马、袅袅炊烟、雪山、湖泊、草甸……将本来静谧的湖泊烘托得更加宁静。

简单吃过更都烧的茶和他带的糌粑,便徒步绕着湖岸去看上海子。在平面上上海子呈月牙形,面积要比中海子略小。在上海子的四周我们并没有发现湖水的补给源,亦没有发现明显的排泄口,倒是在中海子的左岸有一条溪水注入湖中,但中海子亦没有明显的排泄出口。这两个湖像是天湖,它们水循环系统像谜一样,让人不得其解。经仔细观察发现上海子水面略比中海子要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两个海子的水源都源于我们路边看到的那条小溪,中海子的一部分湖水通过渗透进入上海子,从而成为上海子的水源补给源头,另一部分则同样通过渗透排入干尔隆柯。算是同源异流的奇观。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李忠东] [编辑:昆明热线]
聚焦春城·昆明新闻
昆明热线 大美春城 魅力昆明
Copyright© 2005-2023 CNKM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