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字 一个字要“写”好几天才完成
造字需要耐心。刚起步时,字模师傅先在方格本上写出字形,然后小心翼翼涂上墨水,再扫描到电脑里。扫描完成后,技术人员在字形笔画上采点,获得一个字的数据。这一过程中,字模师傅就坐在一边,对电脑里的字形不断调整。刻字模所用的刻刀变成了一根教鞭,在电脑上指指戳戳,技术人员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一款字体完成前,都会逐字进行3到4轮的精细调整,从笔画间距、字面大小,到重心倾向、均匀度,多次校审,在一个字上磨上几天的事情也不鲜见。
“一套中文字体创作并非易事,做一套字库,设计时间长达2至4年,有的甚至更久。”常州华文副总经理魏德毅告诉记者,早期字库里汉字是6700多个,后来按照新的标准,一套中文字体需包含多达2.7万个汉字。
紫牛新闻记者在现场观摩的时候,几个员工正在为常州文广新局设计一套木刻版古籍的字。
“这个古籍的字不同于其他的字体,每一个字都是从古籍上先扫描到电脑上,然后一个个进行修改,要让它们都呈现出木刻版的风格。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一年多了,才完成了几千个字。”魏德毅说。
员工 新人“修炼”两年才能胜任工作
华文落户后,招收的员工也都来自武进区牛塘镇当地。每天早晨8点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因为工作距离近,收入尚可,队伍十分稳定。“新员工要进行三个月的培训,前两年的工作成果一般都没办法交付给客户,第三年开始,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魏德毅说,这几年,华文也会定期去高校里面招聘,总有不少大学生来尝试,但时间一久便忍不住逃离,觉得太枯燥了。
徐女士在华文工作已经25个年头,是这里的资深员工了。她一边向记者演示怎么设计字体,一边告诉记者:“做这个字的设计,绝对要有极大的兴趣,否则真的是很无聊。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看到一套字体最终完成,真的是很有成就感!”
字体设计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大量返工,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将字体交付给客户,客户还会请专家团队进行验收,一个在前期设计中很微小的问题,都可能带来大面积的整改。”魏德毅举了一个例子,“口”字里的“丨”到底出不出头就很有讲究,如果这个笔画在设计的时候出现问题,那么可能所有带有“口”的字都要重新制作。
- 上篇文章 / 大学生在求职时经常遇到学历、专业、学校等方面的门槛
- 下篇文章 / 中科曙光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亮相全球超算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