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进房退
在洱海东北岸双廊镇玉几桥旁,毗邻湖边有一个农民文化大院饭店,今年7月以前,该饭店的外墙就立在湖面上,按照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的要求,该饭店外墙后退了两米,在饭店与湖水之间留出了两米的绿化空间。
“去年4月整顿湖边客栈时我们就停止营业了,今年完善了排污设施,又将水边的房子拆除后退两米重建,直接经济损失五六十万元,10月1日才恢复营业。”该饭店管理人员王世昭说,“我们响应保护洱海的措施,环境好了,大家都会好。”
“踩这脚刹车是很必要的。”双廊镇餐饮协会秘书长李敏插话说。他在小镇北口湖边有一栋新房,今年7月按“三线”要求拆除一半,后退了6米。
王世昭还带记者看了饭店里的污水处理设施,他说:“饭店的污水都经过处理后进入镇里的大管网,没有污水进入洱海。”
据了解,今年以来大理市为加大力度保护洱海,划定实施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今年内将有1806户从湖边搬迁。截至11月21日,已有1720户进入评估,其中大部分在海西地区,双廊镇仅拆除46户。
水进田退
在洱海的主要源头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处处可见“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标语。发源于洱源的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呈“川”字形汇入洱海,为洱海提供了59%以上的径流水量,洱源也成为洱海保护的重要战场。
去年10月,记者曾到永安江大树营河段,当时河道左岸湿地初具规模,右岸正平整土地,建设生态隔离带。近日,记者重返永安江畔,只见大树营1391亩湿地芦苇摇曳,浑浊的江水从上游流进湿地,下游从湿地流出较清澈的江水,江中随水波飘荡的水草清晰可见。右岸已建成百米宽生态隔离带,2000亩木瓜树展露新枝绿叶。
“永安江上游是Ⅴ类水,经湿地净化后变成Ⅱ类水,通过退田退塘还湿,将每年减少化肥施用量1425吨以上,确保向洱海输送清洁江水。”洱源县环保局副局长李润荣说。至今年年底,全县累计恢复湿地将达2万亩以上。永安江沿岸通过种植5万株木瓜树、建库塘和截污沟,解决了永安江流域大蒜种植和农田尾水直接入河问题。
洱源县副县长段孔明介绍,大蒜是洱源农民的重要增收产业,如今为保护洱海做出了牺牲。今年全县蒜农原准备种12万亩大蒜,现在将全部禁种,蒜农们都签订了禁种、改种承诺书。
- 上篇文章 /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 下篇文章 / 长安CS75限时钜惠 最高可享3.5万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