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辖区突然起火的情况他没少遇见过。一次,附近的地下室失火,下了班的朱良玉立刻赶回现场,看见浓烟弥漫的地下室,他二话没说,拎着2个灭火器钻进了浓烟。那次,他用掉7个灭火器,身上被灼伤好几处。
作为保安管理干部,朱良玉这些年更重要的任务,是带着队员参与上级交办的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哪怕更多是在局部区域和外围区域服务。他和战友们完成了“复兴之路”、“红军长征展”、2007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升旗、北京奥运会等1000余次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每次都安全完成。
普遍来说,保安工作门槛不高,学到的技能也相对有限。“打铁还需自身硬”,他硬着头皮迈进学校学习。值班的空当,他拿出书来读。他还买了随身听,在路上边听边学。从经济学到行政法,朱良玉一一攻克,他先后考取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
他总认为,年轻人跟着自己当几年保安,如果没出息,那自己就是在误人子弟。所以他总鼓励手下的人学习。他管理辖区的保安队员里,60多人考了大专以上的文凭,20多人被评为区级以上先进工作者,有40多人先后被提升到保安管理岗位,还有人转行当起老板。
励志故事的背后,也有现实社会沉重的一面。朱良玉现在还住在租来的房子里,直到7个月前,他才搬离地下室。儿子刚上大学,妻子没有工作,很多年来,他们全部的收入就是朱良玉每月五六千元的工资。
他承认,就目前来说,这项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远远不够。有时候他也很心痛,队里的小伙子交了女朋友,不敢说自己的具体工作,因为说了,很可能就会被分手。
他开始琢磨,怎么能切实提升保安的职业荣誉感。中国的保安有450多万人,是不可或缺的治安力量。但从实际来讲,大部分迈入这个岗位的年轻人,开始都是因为无路可走。
“保安上升通道窄,付出多,得到的相对少。”朱良玉曾把建议带上两会,呼吁提高保安的工资待遇,加强保安权益保障,稳定保安队伍。有一年,北京团里的55名代表一共提出85个建议,光是朱良玉一人就提了14个。
这名人大代表总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如果我不发声,那就等于450万名保安不发声。”为了把建议切切实实地“打在点子上”,他跑遍相关安保企业了解情况;有关安保行业“营改增”后征税等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答复。
他想让老百姓看到,想让更多的企业知道,其实保安不仅是站岗、巡逻、押运、放哨的小角色,这些人长期驻守一线,对地域熟悉,侦查经验也丰富,他们能够参与到更多的安全防范工作中,比如对大楼重要部位的评测和安装防盗系统的评估。
自从迈入保安行业的大门,朱良玉一直“很忘我”,“进步的愿望特强烈”。他攒下三四书包的奖状,年年的先进称号都没落下。安保服务已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平台,而朱良玉要做的,就是按照社会需要提高业务知识和能力。
一辈子坚守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岗位,朱良玉觉得挺满足。他现在管理的辖区有80多个单位,每天往返于这些单位之间,找保安聊工作,和分管负责人谋改进,也和其他保安公司谈心得。
其实,社会上从来不乏保安的励志故事。比如北大保安张俊成,工作期间也曾努力考学,目前担任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带领813名师生冲出被大山包围的世界。但朱良玉给自己的定位是干好本职工作,帮助保安实现自我的进一步跃升。
- 上篇文章 / 科技与智能并行,新CS55争当行业先驱
- 下篇文章 /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新CS55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