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焦虑感必定会导致抑郁吗?如何看待大学生群体的存在焦虑感?
2018-12-25 18:03:03 | 昆明热线 | www.cnkmol.com

针对以上问题,宋大夫建议及时就医是最好的方法。第一步先去精神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让专业医生作诊断,程度轻微则可请心理老师、咨询师作相关辅导,程度重则需要心理治疗与药物干预。因为情绪反应与病理性状态的差别非常细微,没有简单可靠的判断方法。尤其是当事人已经发觉转移注意力无用的时候,说明所遇问题单靠自身难以解决,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举起,这时他需要外力的帮助。如同感冒发烧,持续高烧39度,不找医生、不吃药,只能使病情恶化。

是什么阻碍了大学生进入心理门诊的脚步?

除了由存在焦虑所引发的抑郁症状,宋大夫提醒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还需注意一种情况:基本能够完成日常学业任务、人际交往,但经常不开心,甚至频繁自我贬损,想不到自己的优势,只能看到自身不足,导致自我评价悲观消极。该情况若持续两年以上,很有可能是一种疾病状态,专业诊断上叫做恶劣心境。

恶劣心境与抑郁症、躁狂症同属情感性障碍,类似于不严重的抑郁慢性形式。与重度抑郁相比,不良心境相对恒定,周期性变化不明显,程度较轻,中间有短暂的缓解期。但是一些恶劣心境患者病情可能会转为抑郁。

这种情况的同学可能暗自早已觉察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出了问题,但却迟迟不愿走入心理门诊进行治疗。

一方面是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导致患者病耻感强、精神压力大。不少人认为得了精神疾病会被人看不起,而且外界甚至其亲人也会给他贴上“性格软弱”“抗压力差”“意志不坚强”的标签。但实际情况是抑郁症与性格没有必然联系,外在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人,也有可能患抑郁症,专业称之为“微笑型抑郁”。还有一些同学担心自己的治疗情况被学校得知,记录在案,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影响个人发展。对此,宋大夫表示,为了解决问题,许多时候不能求全责备,太过避讳。

另一方面是患者本人对药物有误解,不能把它当做健康的好帮手。一些人固执认为心病还需心药医,开导一下不就好了吗?宋大夫解释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是患者脑内某种神经递质不足,浓度降低,外在表现为情绪低落与悲观消极。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生理物质基础。

此外,一些同学对心理医生治疗的效果心怀疑虑:如果治疗真的有效,为什么一些人还是会走上不归路?宋医生对此回复,大部分治疗都是比较容易的,用药物调节起来恢复比较快,重新回到正常的状态也不难,难的是坚持用药、继续巩固,以及定期复诊。即便情绪有所好转,也不能自主停药。

文/王若婷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若婷] [编辑:昆明热线]
聚焦春城·昆明新闻
昆明热线 大美春城 魅力昆明
Copyright© 2005-2023 CNKM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