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岁的周小宇是黑龙江大庆人,多年来一直无固定职业。2016年底,一次偶然机会,他加入一个据称相互微信转账就可获得高额利息回报的微信群。一段时间内,周小宇沉迷于这个微信群,通过群友间的相互转账盈了利。其实这种玩法就是不断拆东墙补西墙,用新拉进群的会员资金来给老会员贴息。玩着玩着,周小宇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决定另起炉灶,单独建立微信群,自己当群主,通过收取排单费和群友转账资金赚钱。
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周小宇购买了多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在家中组织亲朋好友建立了名为“鼎好”诚信互助匹配微信1群、3群、6群等微信群(下称“互助群”)。在一切就绪之后,周小宇指派韩某、冯某(另案处理)等人为群主,指派姚某、韩某(另案处理)为客服,开始往群里不断地添加好友。同时,周小宇在互助群下又设立了10余个报单中心。
“周小宇虚构在互助群内通过转账即能获取高额利润的方式骗取被害人进群转账。进群转账必须遵守群内的游戏规则。首先要缴纳排单费(相当于报名费)购买单号,这样才有资格进行‘打米(充值)’和‘收米(获利)’。”据同案嫌疑人韩某供述,每个单号20元,每个微信号一次最多购买6个单号。韩某将50%的排单费交给“鼎好”互助群的客服后,客服把单号发回给韩某,韩某再把发回来的单号转发给群里的会员。会员会根据排单号上“打米”和“收米”标识进行交易(即通过排单费获得的单号互相转账)。按照规则,匹配上的人先给对方打钱。每个单号打出400元,若群主发的匹配图单号显示收钱栏目,就会有人给这个单号打500元。比如,小A、小B、小C三人同时报了名,进行了1、2、3……等顺序号的排单。这时客服在后台就会任意选择小A与小C一组,小C是受益者,那么小A就要打给小C500元,这中间小C就挣了差价100元。这样,购买的一个单号打钱和收钱的过程就结束了。其他各群的玩法和规则都是一样的,群内人员按照匹配图互相转账。而实际上,群内成员所谓的“高额回报”,就是新进人员的报单费用和群内人员的资金转换。
- 上篇文章 / 有线条有动感,长安逸动你看咋样?
- 下篇文章 / 杭州互联网法院首例行政案件在线开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