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洱源:保护生态推进乡村振兴
一阵风吹过,稻香扑鼻。赵紫艳站在田埂上眺望,合作社的千亩稻田向远方绵延。
距收割稻子还有一段时间,赵紫艳每天就到田边走走看看。她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凤羽镇半边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往年这个时候,她和丈夫李富荣已经开始采购蒜种,准备种植大蒜,忙得不可开交。
2018年以前,大蒜是洱海流域很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2018年开始,为了减少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大理州实施禁种大蒜、禁止使用化肥等“三禁四推”行动。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副镇长丁彭说:“凤羽镇以洱海保护为契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大蒜种了很多年,突然不让种了,很多村民都担心收入减少。”重新种回水稻、玉米、油菜等传统作物,收入能否赶上种大蒜,赵紫艳心里也没底。
为了让老百姓在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凤羽镇引进龙头企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发动、农户种植、企业回购”,重点打造“水稻+养鱼”的生产模式。
“每一亩不但发5公斤鱼苗,还补助200元。企业还跟农户签订种植协议,水稻产出后高于市场价回收。”有了这么好的政策,赵紫艳率先试验了500亩。
[来源:新华网] [作者:丁怡全] [编辑:昆明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