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却不肯睡”什么偷走了90后的睡眠?
2019-10-29 10:46:36 | 昆明热线 | www.cnkmol.com

睡眠投资里的养生需求

回忆起吃褪黑素后的反应,赵亮只记得“眼皮发重”,这款由朋友介绍的保健品“偶尔有效果”。

但一款包含了褪黑素的软糖却真实地占据了助眠类产品的消费市场。这个添加了西番莲、洋甘菊提取物等的产品以“健康无负担”为卖点,并在产品介绍里标注“木糖醇代替蔗糖,不伤害牙齿”。

95后林启(化名)用“工作与学业无缝切换”来形容自己熬夜的原因,为了在剩下的夜晚快速入睡,他打算购入一款“促进快速入眠”的睡眠喷雾。但之后的挑选过程又加剧了他的失眠,“都能够调节睡眠规律,而且添加的物质各有‘功效’”。

最终林启选择了电商平台内销量较高的一款助眠枕头喷雾,因为该产品“不使用化学物质和添加剂”。

“年轻人愿意在有条件的基础上为这些产品埋单。”孙宏艳发现,相比于60后、70后,90后更依赖于药品、营养品、保健品,“但不结合适当运动的话,光靠这些产品反而会弱不禁风。”

助眠类产品也会提供“依据”。王芳遇到过带着手环来找自己的年轻人。“他们拿着手环来,说自己深度睡眠为零怎么办”,在王芳看来,手环通过呼吸频率等指标推测睡眠状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手环显示的结果来判断深度睡眠情况,是不准确的”。

“关注助眠产品的健康与纯天然是90后潜在的心理需求。”王芳认为,在服用有关产品时,心理暗示往往代替了实际效用,以褪黑素为例,其过去主要用于缓解节律异常情况,比如倒时差,“但作为保健品,它的治疗作用相对有限,长期大量使用对身体有潜在的危害。”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朱彩云] [编辑:昆明热线]
聚焦春城·昆明新闻
昆明热线 大美春城 魅力昆明
Copyright© 2005-2023 CNKM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