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脱贫攻坚观察:利益联结培育产业 绿色发展共享成果
2019-10-31 21:19:07 | 昆明热线 | www.cnkmol.com

绿水青山绽希望 全域旅游富民强县

嵩县虽是贫困县,但多山峰、多森林、有河流的嵩县又是生态资源富裕县,旅游产业成为嵩县摆脱贫困的重要产业。

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地下没矿,山上无林,位于嵩县东南部的黄庄乡三合村曾是这里最穷的山村。“地在山上挂,旱涝都害怕,一场大雨来,要啥都没啥。”三合村村支书武松生用一段顺口溜描述靠天吃饭时村庄的贫穷,“全村415户,133户都是贫困户。”贫困曾乌云般遮蔽三合村人脱贫致富的希望。

转折发生在2016年,村中外出求学归来的年轻人冯亚珂是村里第一个通过发展旅游致富的。美术专业毕业又在郑州办过4年美术培训班的冯亚珂,深知原生态村落的开发价值。“我一直想回村里建个写生基地,肯定能赚钱。”他用筹集到的150万元资金在三合村建了首个农家宾馆,主要接待写生学生,不出所料,开张半年宾馆就营收20多万元。

冯亚珂的成功让村里百姓看到了发展旅游的前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三合村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村容村貌,与70余家画室签约,成了写生专业村。如今,25家农家宾馆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年收入约400万元。近年来,更多像冯亚珂一样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三合村已逐渐发展为集写生、摄影、研学、培训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2018年,三合村脱贫摘帽。

贫困村蝶变景区只是旅游发展的模式之一,近年来,嵩县通过龙头景区带动、多方合作分红、社会爱心帮扶等模式打造全域旅游,带动全域脱贫,共打造景区22家,发展23处乡村旅游点,1500余家农家宾馆,提供约5万个就业岗位,10万山区群众通过旅游增收。

利益联结求双赢 企民互促共建共享

因母亲和妻子有病在身,无法外出打工的闫庄镇裴岭村贫困户姬留柱只能在土里刨食,一年万把块钱的收入仅勉强生活。今年4月份,59岁的姬留柱却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奶山羊养殖基地打工增收。“我们夫妻俩管理200多只羊,喂养、扫圈、打针,活不累,一个月能挣6000多块钱。”姬留柱说。

姬留柱的就业机会源于当地引入洛阳妙妙牧场有限公司发展羊乳产业,企业借助周边40个村的集体经济700余万元建设羊舍,再通过分红、就业、代养等形式反馈当地村民,共同把羊乳产业做大做强。

“短期来讲,借助集体资金能快速起步,长期来看,仅凭一个公司想养10万只奶山羊难度很大,通过农户代养,可以有效解决奶源问题。”公司总经理刘汇峰说,前端养殖让农户挣钱,我们靠销售产品盈利,带贫的公益性和企业盈利并不冲突,而是双赢,企业发展得越好,带贫效果越显著。

产业能做大,农民能增收,集体有收益,企业有效益,产业扶贫才能见实效、保长久。嵩县县委书记徐新说,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关键,企业带动是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前提,利益联结是产业扶贫良性循环的要害。促进企业和农户多种形式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才能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新华社郑州10月31日电 题:利益联结培育产业 绿色发展共享成果——河南嵩县脱贫攻坚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丁、韩朝阳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丁 韩朝阳] [编辑:昆明热线]
聚焦春城·昆明新闻
昆明热线 大美春城 魅力昆明
Copyright© 2005-2023 CNKM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