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被就业压力压得快喘不过气了。”面对《法制日报》记者,北京某大学的小李并不讳言就业季遭遇疫情后自己的焦虑。
但这一阵子,她的心情明显好转,原因在于小李发现招聘并未因疫情而冷清,大量的招聘在互联网上进行得如火如荼。线上投递简历、视频面试甚至远程入职,就发生在自己及周边同学身上。
近日,小李就通过线上招聘会将简历投给上海一家企业。按照要求,在面试当天,这家企业与小李一同进入专属直播间,双方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来了一场“云面试”。
“感觉还不错,应该被录用的几率会很大。”小李说。
“这次疫情对线下服务带来很大的制约,同时也倒逼(人力资源)线上服务的发展。我们先后推出线上春风行动、线上就业援助活动,特别是在3月中旬,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打造招聘云平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说。
仅就“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而言,截至4月16日,已经推出招聘专场5031场,共有134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信息1339万人次,在线接收求职人员简历767万份。
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不言而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坦言,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不是特别强劲,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较大。
“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复杂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2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以874万人的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近40万人。
疫情之下,这些毕业生将何去何从?这也是党中央最为牵挂的问题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月12日会议强调,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这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了方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说。
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专门就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出全面部署。企事业单位积极履行稳就业社会责任,挖掘就业潜力,扩大人才储备。各类高校以更大力度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与各类招聘机构密切合作,促进人才供需对接。
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 上篇文章 / 昆明地铁联手腾讯乘车码邀您一起“书香昆明 码上读书”
- 下篇文章 / 云南广西等地出现中到大雨 局地暴雨

